pg麻将胡了模拟器链接-pg电子赏金女王模拟器试玩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 正文
一、艺术至境三美神
“至境”一词,不见于新版《辞源》,其实前人已经把它创造出来。清人叶燮在《原诗》中说:
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注1)
叶燮在这里描述的,就是他理想的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把艺术作品所能达到的这种最高境界,称为艺术至境。作家艺术家凡是能在形象塑造和艺术描绘方面达此境界者,方为高手,其作品才算佳作。所以艺术至境早已是作家艺术家们孜孜以求的美学理想的天国了。然而艺术至境到底有几种基本形态,主管这个艺术天国的美神到底有几位?还是个未解之谜。
王国维认为,主管艺术至境天国的美神是“意境”。他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按,境界即意境)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后来,他又觉得意境也适用于其它文学体裁,在评元杂剧时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注2)其实意境之说,中唐以后,已逐渐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从诗歌扩展到绘画、戏剧、小说等文艺领域。王国维不过是把这种见解系统化的第一人。
然而西方流行的艺术至境观,却与我国有别。压倒的倾向认为,艺术至境是典型。黑格尔在理论上使典型论趋于成熟,别林斯基则是把典型论推到极致的第一人。他说:“没有典型化,就没有艺术。”(注3)这种典型论在“五四”后传入我国,影响深远,以至于中国人数典忘祖,让典型论取代了意境论。至今我们不少大学的《文学理论》还只讲典型和典型化,不少同志还一再坚持着别林斯基的理论。如有人说:
典型化问题远远不只是一个描写性格的问题,也远远不只是一种文体如小说所独有,也远远不是某一种艺术方法如现实主义所特别要求,而是艺术创造的一个基本法则(按,此语出自别林斯基),是不容违背的客观艺术规律。对于任何民族文学,任何艺术方法,任何文体,任何时代来说,作家诗人在从事文学艺术的创造活动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运用这一个法则。(注4)
这段话说得这样绝对,似乎通往艺术至境的路只有一条。
“自古华山只有一条道吗?”其实不必远寻,只要在中国古诗词中顺手拈出一首,就会发现这样的典型论者是多么片面。请看大家熟悉的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脍炙人口的好词,显然仍属于现实主义范畴。它逼真地描绘了一位国破家亡、羁旅异乡的女词人,在那凄风苦雨的秋天黄昏,凭窗独坐时所特有的孤独、凄凉之境。抒发了她那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无边的愁绪。感人至深。不论是谁,都得承认它是达到艺术至境的千古绝唱。然而它却不是通过典型化的方法达到的。从这里看不出有所谓“个性化与概括化同时进行”的影子,也看不出有所谓“万取一收”的集中概括的痕迹。有的只是诗人一己哀愁的真挚抒发和着意渲染。正象王国维评李煜词时所说的那样:不过是诗人“自道身世之戚”而已(注5)。李清照是在写自己特有的“愁”!它是按“抒情言志”的路子创作的,本与典型论无缘。这说明,除了典型化的路子之外,还有别的通往艺术至境的路。中国人的意境论,也包含着艺术创作的规律和真理。
然而,也不应以意境论取代典型论。而且在人类创作的相当数量的作品中,典型论也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不仅哈姆雷特、李尔王、高老头、保尔·柯察金用意境论说不清楚,而且林黛玉和贾宝玉、阿q和祥林嫂、梁生宝和梁三喜也无法用意境论来评论。从《人间词话》中可以看出,王国维已从西方知道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概念(注6),那末,他不会不知道西方典型论。然而王国维却在西方典型论之后提出意境论,并把它推及一切艺术领域,可能是想用意境论来代替典型论,看来,这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
既然典型论与意境论谁也代替不了谁,于是便有人提出了“并立论”。李泽厚在一九五七年提出:意境与典型都是比艺术形象更高一级的美学范畴。这似乎已看到了艺术至境的存在。他又认为诗画中的意境和小说戏剧中的典型,是美学中“平行相等的两个基本范畴”。这就意味着艺术至境是由意境和典型平分秋色的。但话未落音,他又在括号中注解道:“这两个概念并且还是互相渗透,可以交换的概念”,似乎又变成二而一的东西了。(注7)表现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犹豫。从这之后,我国艺术至境观无多大进展。一九八七年周来祥在《论中国古典美学》一书中,又重申了这一观点。他说:
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中的意境与西方古典美学和艺术中的典型,犹如双峰对峙,各有风采。(注8)
不过,在艺术至境的天国里,是否只有意境与典型的双峰对峙,却是一个早已被艺术实践否定了的命题。这令我想起了《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它是按中国意境论塑造的吗?不是。那末,它符合西方典型论的要求吗?也不。在中国古典小说《水浒》、《红楼梦》中尚游有余刃的典型论,在《西游记》中却寸步难行了。孙悟空给上述“并立论”,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孙悟空是达到某种艺术至境的文学形象。这一艺术至境的具体形态,既不属于典型,也不属于意境。那末,那是否说明,在上述双峰之外还有第三峰?主管艺术至境的美神除了意境、典型之外,至少还应有一位美神呢?
这第三位美神是谁?其实中国人早就发现了她,这就是“意象”!艺术至境的天国,既不是一峰插天,也不是双峰对峙,而是三足鼎立——由意境、意象、典型三位美神三分天下。它们是艺术至境的三种基本形态。人们只有尊重这三分天下的事实,才能建立起科学的艺术至境观。
二、“意象”美神的存在
本世纪以来,波谲云诡的文艺现象,使得我们的文艺理论十分尴尬。现代派文艺硬是从传统文论的诸种禁忌入手,翻出新的花样,使你不能不承认它的存在。不能不承认它的那些大师的作品,如卡夫卡的《变形记》、艾略特的《荒原》、尤涅斯库的《秃头歌女》、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等,同样是达到某种艺术至境的作品。而这种艺术至境是什么?不能不引起当代文艺理论工作者的沉思。在这里,典型论显得无能为力了,因为这些作品压根就没有遵循典型化的原则。意境论也显得苍白,因为有些作品根本不是从实境描写出发的,甚至放弃了景物描写和一般的煽情手法,又怎好用意境论去概括。这种文艺现象的涌现,暴露了我们现行文论的某些缺陷。我们的理论不能不作出必要的和适当的调整了。
其实,这种理论上的偏颇,并非自今日始。本是中外皆然,古今有之的事。比如,用典型论和意境论怎样概括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兽,中国的龙凤、半坡人面含鱼纹和敦煌的壁画?怎样看待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娲、精卫、后羿、夸父?仅就中国文学作品而论,怎样理解屈原和李白的大部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怎样解释六朝志怪和明代的《牡丹亭》、《西游记》?怎样评论郭沫若笔下的女神、凤凰和天狗?
而且,即使在我们社会主义时代,无法用典型和意境概括的文艺现象也随处可见。比如举国崇敬的国旗、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重庆长江大桥桥头的雕塑《春·夏·秋·冬》,坐落于黄河之滨的雕塑《哺育》,文学作品中郭沫若的“骆驼”,艾青的“伞”,舒婷笔下的橡树、大海和渔船。在这挂一漏万的罗列中,已充分显示了理论的灰色。从这类古今中外千姿百态的文艺现象中,我们察觉到了另一位娇艳美神的无边法力——艺术意象的普遍存在。
- 上一篇:
- 下一篇:
猜你喜欢
- 2024-07-06 县纪委书记在主题教育学习会上研讨发言
- 2024-07-06 2023年经验做法:三大举措精准施策,实现优化营商环境新突破(全文完整)
- 2024-07-06 纪委副书记在校纪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面从严治党专题研讨交流会上发言(完整文档)
- 2024-07-06 2023年在市委巡视动员部署会上讲话提纲(2023年)
- 2024-07-06 2023年度在新校区搬迁仪式上讲话【完整版】
- 2024-07-06 2023年度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会上讲话【精选推荐】
- 2024-07-06 2023年人大主任在全区四大家领导干部调研成果分享会上交流发言
- 2024-07-06 廉政执法建设工作经验总结(2023年)
- 2024-07-06 区委组织部在全市人才工作调研座谈会上汇报发言【完整版】
- 2024-07-06 2023年度中学副校长在-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八周升旗仪式上讲话
- 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 01-22
- 如何当好一名新时期合格村党支部书记4篇 01-19
- 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0篇 01-16
-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8篇 01-16
-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1000字6篇 01-16
- 青春心向党,奋斗新征程团课18篇 01-21
- 个人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0 01-16
- 个人履行职责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汇 01-16
- 激励基层年轻干部担当作为存问题及对策 01-16
- 2023年关于禁止酒后上岗和工作日饮酒的 04-17
- 10-232022党员领导干部讲评分管党支部书记点评材料
- 10-23招商引资类排比句40例
- 10-232022年学校开展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系列活动通知(完整文档)
- 10-23【写材料用典】善败者不亡
- 10-23区人社局人才工作情况汇报【精选推荐】
- 10-232022年全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报告
- 10-23县水利和渔业局机关党委党建工作情况汇报
- 10-232022年县委书记党性分析报告
- 10-23房地产公司党支部书记度党史学习教育五个带头专题组织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精选推荐】
- 10-23副市长在全市酒用高粱产业推进暨现场观摩会上讲话